2023年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公积金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要求,扎实推进住房公积金系统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组织领导
1.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依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公积金中心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结合起来,全年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专题学习9次,举办5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在学通、弄懂、做实上下功夫。
2.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中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相关章节纳入学习计划,进行4次专题学习,督导各党支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理论学习重要学习内容,利用“三会一课”等形式开展集体学习,并邀请市委党校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专题讲座2次。
3.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完善中心党内制度文件措施,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制定公积金中心党组2023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任务安排。不断健全完善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组织修订完善公积金中心党组、党组书记和党组班子其他成员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紧密结合上级文件要求和工作实际,制发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工作措施及腐败问题防治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制定执纪监督工作方案,对重点工作任务过程和结果进行跟进监督,实现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4.扎实有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依法治市相关工作部署,制定公积金中心《2023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将五方面工作23项措施分解细化到具体责任部门,确保落实到位。落实党政机关第一责任人年终述法制度,制定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持续落实公积金中心《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措施(2021—2025年)》,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公积金中心“八五”普法工作,积极配合完成北京市“八五”普法中期验收,起草并报送《“八五”普法中期工作总结》。
(二)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提升公积金服务水平
1.扎实做好归集、提取、贷款、住房资金相关工作。2023年,公积金新增开户单位3.7万家,新增开户职工70.97万人;归集3154亿元,提取2555亿元;全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7.6万笔、592亿元;住房资金归集33.55亿元,支取11.48亿元。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职尽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出台北京公积金支持疏解人员提取、贷款的政策试行意见。坚持人民至上,及时出台“23·7”暴雨灾害阶段性支持措施。推出公积金增信赋能惠企措施,助力企业融资发展。积极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出台优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等政策文件,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3.扎实细致做好接诉即办。深化主动治理,连续23个月接诉即办排名并列全市第一,实现诉源减量发展,推动由“坐等办单”向“未诉先办”转变,北京日报头版报道《将主题教育与服务民生充分结合 住房公积金热线为民解难题》,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4.持续优化公积金服务环境。强化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水平,持续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优化线上办事体验,归集业务100%全程网办。提升线下服务水平,业务柜台新增18个人脸识别应用场景,管理部和贷款中心配置69台自助机,23个银行代办网点覆盖自助机具,已设8个公积金综合业务银行代办网点,新增23个维修资金服务银行网点。
(三)提升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
1.务实开展政策研究。大兴调研之风,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和首都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需要,开展4项领题调研课题、5项专项调研课题,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其中《关于支持疏解到雄安新区人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报告》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及时转化应用。
2.强化决策机制建设。严格执行公积金中心《党组工作规则》《行政议事规则》,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重要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形成会前议事、会上定事、会后督办的良好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公积金中心《重要政策风险评估实施细则》,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提高专家论证质量,充分发挥风险评估功能。严格按照《外聘律师事务所管理使用办法》,公开选聘法律顾问,定期组织考核,切实发挥法律顾问在依法决策方面的专业作用。
3.完善规范性文件管理。按照公积金中心新修订的《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试行)》,及时完成《关于进一步优化租房提取业务的通知》的备案工作,完成历史存量政策性文件清单的梳理和报送工作。完成本年度规范性文件库更新。按照市司法局要求,完成《北京市实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立法后评估。
4.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落实公积金中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信访工作规范》等工作制度,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公开业务政策及解读、行政执法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2023年共受理依申请公开181件,按照“应公开,尽公开”原则,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满足申请人的信息公开诉求,无超期受理和答复情况。
(四)持续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完善行政执法制度规定。根据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北京市实施行政处罚程序若干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公积金行政执法流程进行梳理细化,广泛征求法院、市司法局及部分企业、职工代表意见,全面修订公积金中心《行政执法操作规范》。针对执法案件办理中遇到的问题,会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确保案件办理规范化、标准化。
2.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平稳上线运行,行政执法案件全流程线上办理,通过案件到期预警提示、案件分类统计、在线生成执法文书、档案电子化留存等功能,提高执法案件办理质量。同时进一步便捷维权渠道,职工可通过“北京公积金”微信号线上投诉并实时查询,系统自动推送案件办理进度。
3.做好执法人员队伍教育培训。按照执法人员年度每人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专业培训要求,对全系统129名执法人员开展了两批为期5天的脱产培训,组织执法人员旁听法院庭审,与法官、专家座谈交流,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
4.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严格落实公积金中心相关制度规定,压紧压实行政执法工作责任。对于典型案件,坚持一案一通报,及时将案件相关情况、相关部门做出的决定或判决以及案件办理中存在的问题向全系统通报,强化问题导向,做到举一反三,切实提高执法人员依法办案水平。
5.创新行政执法调解机制。加强与法院等相关部门联动,组建公积金调解执法专班,开展多元调解试点,通过“专业调解+司法确认”方式,联合专业调解人员、法院法官共同走进企业,换位式研讨、说理式执法,充分发挥约谈、通报、限期整改的预防、教育和惩戒作用,力求彻底解决企业公积金问题,实现源头治理。
(五)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1.认真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制定公积金中心《2023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统筹推进“八五”普法工作。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第十个宪法宣传日系列活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保密宣传活动,积极学习宣传民法典。参加服贸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开展“为职工安居助力,为企业增信赋能”主题宣传,以“为职工安居助力,为企业增信赋能,优化营商环境,住房公积金在您身边”为主题,集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宣传月活动。
2.推进“法律进企业”,通过走访、电话沟通、邮寄《致企业的一封信》等方式,重点做好中小微企业、新设立未缴住房公积金企业、职工人数较多且未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企业、人事代理及劳务派遣中介机构等单位的政策宣传和上门走访工作,提高公积金制度的知晓率,促进企业按时足额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
3.注重发挥主流媒体主阵地作用,强化舆论引导。协同多家媒体围绕12329住房公积金热线、优化租房提取业务政策等主题教育调研成果开展专题报道,《北京日报》头版报道1次,《新京报》整版、专版刊登公积金新政策新举措等宣传内容6次;召开《关于进一步优化租房提取业务的通知》《关于对随单位从北京疏解到雄安新区人员实施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的试行意见》等新闻发布会5次。
4.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方法。丰富宣传方式,通过座谈交流、实地采访、现场体验、政策解读等方式,向行业协会、典型企业以及广大职工近距离宣传公积金中心便民服务举措,实现“键对键”到“面对面”的转变。突出宣传重点,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高频热点业务和重点工作情况,先后制作6期专项业务宣传,进一步加大中心“两微一抖”政务新媒体平台宣传力度,共制作发布35期、88个宣传视频,部分视频点击量突破10万,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二、2023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公积金中心主要领导严格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公积金中心依法行政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谋划,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公积金中心重点工作一体推进。二是发挥“关键少数”示范作用,带头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法治建设要求,坚持落实会前学法制度,每季度开展1次会前学法,按要求落实第一责任人年终述法制度。三是切实落实市领导关于公积金执法工作“要严谨细致完善制度设计,确保业务平稳运行”的指示要求,着力提升公积金执法水平,多次主持会议专题研究修订公积金执法操作规范,亲自参加案件办理口径研究工作,到执法部门开展实地调研,与一线执法人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职工代表等面对面沟通交流,着力推动提升公积金执法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组织开展执法监督,严格落实执法人员责任制,建立典型案件通报制度,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办案质量。四是创新调解工作机制,组织推动多元调解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公积金领域的新实践。五是在指导执法案件办理中,自觉遵守制度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做到依法依规履行职权。
三、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加强。公积金行政执法规范修订后,现行行政执法系统部分功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规范中的新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
二是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宣传内容还不够丰富,没有充分挖掘使用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等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在政策宣传中“以案释法”做得还不够到位。同时,宣传形式和渠道也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拓展。
三是多元调解力度还需要加大。公积金中心在办理执法案件过程中一直坚持调解优先,但引入专业调解组织并与法院等相关部门联动不够,对疑难复杂案件调解效果还不够好。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解决公积金事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公积金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生动实践。
(二)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效能。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加强公积金领域政策储备研究,推进修订《北京市实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若干规定》相关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新修订的公积金行政执法操作规范,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功能,提高案件办理数字化水平,严格落实执法监督责任,进一步增强执法队伍力量。
(三)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在试点成功基础上,持续发挥专业调解组织作用,进一步加强与法院等相关部门协同,强化公积金调解执法专班工作职能,在全市范围推广公积金纠纷多元调解工作,形成“调解优先”导向,做到每案必调和全过程调解,推进诉源治理。
(四)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效能。认真组织开展年度入企宣传,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联合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主动将政策和服务送到企业身边。进一步创新政策宣传形式,统筹开展《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实施25周年宣传活动,及时将公积金政策规定、典型案例、便民利企措施、先进人物事迹以短视频、情景剧、电视短片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通过新媒体平台向社会发布,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政策宣传效果。